第七期简报:传儒家文明,兴教育之道 ——盈字班第一天学习纪实
作者:教育中心 时间:2018-11-16 点击数:
传儒家文明,兴教育之道 ——第七期“盈”字班第一天学习纪实
第七期盈字班秦珊珊
千年礼乐,万古衣冠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11月11日上午八点半,“盈”字班二班学员齐聚孔子广场,正衣冠,拾肃容,在古乐声中向至圣先师敬献花篮,起手行礼,鞠躬追思,缅怀“万世师表”,传承儒学哲思。
射者,仁之道也

射箭,是孔子倡导的“六艺”之一。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射礼讲求立德正己、礼乐相和,讲究谦和、礼让、庄重,提倡“发而不中、反求诸己”。所以,射箭不仅是展现射艺,更展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学礼仪与品格。
图为司射向“盈”字班二班学员讲授射箭礼仪和规则。

投壶礼来源于射礼。投壶,即将箭矢的端首掷入壶内,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的一种游戏。以投壶代替弯弓,以乐嘉宾,以习礼仪。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漫步在古朴宁静的曲师大,抬眼便望见黄绿掩映间的蔚蓝天空。西联教室旁,梧桐树下,捧书虔读的学子,成为了曲师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如曲师大校歌《犁牛子之歌》所唱,“萃华月,西联灯,春风杏坛弦歌声;犁牛之子,乐学笃行,博采百家集大成。……犁牛子,力挽缰,放眼山川耕八荒;大海潮涌,迎着朝阳,吾辈大任永担当”,“学而不厌”的求学精神正以蓬勃的姿态代代发扬。
斯文之道,以天下为己任

接着,“盈”字班二班学员参观了中国教师博物馆,了解中国教师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及其一脉相承的师者文化。

《书经》有云: “斯文在兹。” 意指文化知识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教师则担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从春秋时期的“万世师表”到清朝的张之洞,到当今中国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教师,中国教师教育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更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教育改革之路虽长且阻,但吾辈定将“上下求索”,将“斯文之道”视为己任,为建设“斯文之道”贡献绵薄之力。
儒家文明,任重道远

下午,“盈”字班二班学员在孔子会堂聆听了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院长马士远教授主讲的以“儒家文明与德育传统”为主题的讲座。马教授旁征博引,贯古串今,以富有激情的讲授为我们生动阐述了儒家文明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要义,让学员深刻感受到了儒家文明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座结束后,学员们受益匪浅,深刻意识到儒家文明的发扬与传承,匹夫有责,任重道远!
今天的传统文化课程圆满结束,我们期待着明天的传统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