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这次的初中传统文化教师培训,这次的培训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传统文学并不是谈玄说妙,它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有太多的外在形式,如我们熟知的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太极八卦、民风民俗、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向我们传递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克己复礼、乐而忘忧、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等精神。
现在学国学是很热门的一种现象,这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传统文化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祖辈辈的经历、体验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人的道德高下与他的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客观事实的规律是不能人为改变的。我是一名初中教师,我一直奉行一点:教书育人的前提就要让孩子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做事。万事德为先,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会在学习和工作中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可。因此,我觉得现在的中学应该把这些传统文化载入课程,设置专职教师,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学习,让学生从中悟出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