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8日,是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线上培训的第二天,来自全省的50名小学骨干教师相聚“云端”,共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四名教授的通俗易懂的讲解,让我们浸润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流连忘返。
今天第一位上课的是宋立林教授,由他主讲的《为人之道和为师之道》,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方面进行阐述,让我们全方位的理解了什么是文化,文化的主干是儒释道,根脉是先秦诸子,文化的精神以及我们所尊崇的儒学即成人之学,为人之道,为师之德,让一切都有了根源。告诫世人,人生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
第二位上课的是朱乐朋教授,朱教授主要以《中华书写文化与书法教学》为主题,对中华书写文化的历史、书法欣赏观念、书法作品的风格与类型、小学书法教学理念、目标、几点建议,用他诙谐的口语俗语生动的讲解出来,犹如浩瀚的知识海洋串了一条线,纵横间书法深厚的魅力向我们扑面而来,为之赞叹!
第三位是李兆祥教授,以《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为主题,从曲阜这个地方的历史说起,"曲阜"之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解释道:"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也是商周时期帝王的出生地或是活动的地方,期中鲁国国都在于此,鲁国并出了八大圣人,其中之一是至圣孔子。曲阜有著名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是历代儒客朝拜之地,是儒家文化的圣地。习近平总书记曾来曲阜视察,并带来了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号。
最后一位出场的是成积春教授,讲授的主题是《孔子“和”思想虚拟仿真实验》,利用现代技术,让我们现场模拟了真实的情景,孔子‘和’思想虚拟仿真实验”针对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的概念表达晦涩深奥、内涵表述复杂抽象等问题,采取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回到孔子时代、回归孔子故里、回溯孔子生活”的历史情境,实现了“时空穿越”,有效提升了思想文化史的教学效果。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2502班学员 李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