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 时间:2022-03-28 点击数:



跟随云端的大师,追寻圣人的足迹。

3月28日,我有幸与来自山东各地的五十多位同仁,通过云端相聚,共享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视听盛宴。这不仅是对我们认知和观念的一次冲击,也是对人性的一次洗礼。

首先,第一节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的耿成义老师为我们讲授了《政策话语与专业认知: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探问一课。耿老师从“文化·传统·现代”,“体验·融合·传承”,“感知·接受·教育”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不仅让我从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也让我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融合与发展的经过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同时在专业发展上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是学生为重、学习为主、经验与科学相结合。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节由张国钟老师讲授《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小学阶段传统文化课的基本要求与教师素养》。张老师从总说、教师素养、教学策略、教材处理四个方面展开了阐述。在总论部分,张老师指出传统文化的总目标是:传承经典,培根铸魂,重建中华精神家园。在传承的同时,更要高瞻远瞩,具有民族精神、世界眼光。接下来张老师讲到民族的来处与文化的根源密不可分,为我们讲述了农耕、海洋、游牧等几种文化形态,让我们明白了文化产生的源头。那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呢?张老师给我们指出了方向——要从基础的修身做起,要做有头脑、有品德、有知识、有技能的教师,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正是在此意义上说“教育首先教育了教育者自身”。张老师更深刻地指出,任何文化都有不足,我们要有思辨意识,不能盲目全盘推崇,而是要结合新时代要求去创新性传承。以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顺应时代,适应世界,引领未来。整堂课,张老师旁征博引,语言犀利,幽默风趣而又见解独到,寥寥数语解析透彻,让人佩服。他还用实例告诉我们“讲、读、言、行”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四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习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用现代的发展的眼光来学习看待传统文化。他让我们知道学习传统文化的道路还很遥远,我们需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当然,傅永聚老师讲授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成积春老师讲授的《孔子与<论语>》也相当之精彩。

傅老师首先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讲起,国家的倡导人民的需要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自信。接着老师给我们界定了“文化、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概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中华传统文化,优点与缺陷共存,我们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继承,创造发展“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徳教为先”,傅老师用简洁凝炼的语言指出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细细听之,倍受启迪。

而成教授则在课程一开始就利用“孔子‘和’思想虚拟仿真实验”这一高科技手段,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可与孔子对话的虚拟现实环境,让我们一起与孔子面对面,仿佛时空穿越了一般,走进孔子的生活、时代,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生活小故事,把孔子深奥的思想精髓变得浅显易懂,可视化、具象化,非常有趣实用。形象的给我们诠释了孔子“中和”思想的真谛。让我们领略了科技给教育带了的巨大改变。

时间虽如白驹过隙,我们的学习仍将继续。通过今天的在线学习,让我再一次领略到了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孔孟之道、儒家思想的开放包容。 作为一名一线小学教师,我应该从自我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尽自己所能,使教育“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今天傅永聚老师结语所言:只要我们一代接一代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我们这个民族就大有希望!

                               2507班学员   李笑梅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