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9日,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第二天,我们继续跟随专家教授的脚步,沐浴传统文化之中,润泽心灵。
上午聆听了山东大学颜炳罡教授带来的《四书与立德树人》的专题课程。颜教授首先从“四书”的形成及内容方面,论述了“四书”形成的意义。而后颜教授带领各位老师共同学习朱子四书读书法,指出: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论语》却实,但言语散见,初看亦难。《孟子》有感激兴发人心处。《中庸》亦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
最后,颜教授又深入阐释了“四书”与立德树人的关系,指出:《大学》之道首在明德;《论语》躬身修己,修己安人,内圣外王;《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内圣之理据与外圣之理想;《中庸》天道性命相贯通,成己成物,合内外,一天人。
下午,先是王瑞荣老师带来的《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区域实施》专题讲座,从政策文件,保障实施;课堂教学,教材落实;学科融合,有力补充;多种活动,有效促进四个方面来分别进行了阐述。
王老师以自身为例,从外出学习培训、课堂教学课例展示、与各学科教学融合等方面,深刻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其中重点讲了与课文阅读教学融合方面,包括“晨诵暮读”、“飞花令展示”等特色活动。此外,除将课堂教学进行自然融合,还为孩子们做好了课外拓展。王老师的事例讲解,贴近我们一线教学,可操作性强,让我们受益匪浅。
下午第二堂,池玉玺老师为我们带来《汉字常识与传统文化教学》的专题报告。池玉玺老师讲解了说“文”解“字”、象物之形、指事强调、会合表意、形声相益、同音假借等汉字知识,并用大量的字例进行详细解释,帮大家解开古文字理解和运用方面的很多疑点,让大家不仅欣赏了汉字的美观,还知晓了汉字造字丰富的内涵,老师们真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池老师和学员老师们在线互动,老师们积极在线思考猜想汉字字形的意思,池老师耐心一一解答。课堂轻松愉快,学员们意犹未尽。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感谢这次培训,把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聚在一起,在专家教授的引领下,启迪智慧,润泽心灵。培训仍在继续,通过前两天的学习,一种豪情在心头澎湃。我应该从自我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尽自己所能,使教育“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507班学员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