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弘扬传统文化 缔造华夏智慧

作者: 时间:2022-04-01 点击数: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极其丰富而又珍贵的思想精神财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今天是培训的第五天,在今天的培训中,我们跟随各位老师生动精彩的课堂,感受着文化的力量,浸润着传统文化。

     今天上午的第一讲是朱乐朋教授带来的《中华书写文化与书法教学》。朱教授主要从中华书写文化的历史、传统书法欣赏观念、书法作品的风格类型与欣赏、关于小学书法教学四个方面展开。朱教授带我们历览了中华书写文化的历史,阐释传统文化的欣赏观念:重神采、重学问、重家数。一张张精心准备的书法图片,或雄浑或秀逸或古朴或潇洒或险劲或文静或老辣或粗率或醇和,配以朱老师幽默诙谐的解说,我对书法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关于书法作品的欣赏,朱教授从五个方面进行讲解,笔画/线条的质量,联想与通感,无意于佳乃佳,朦胧美,遗貌取神。对于小学书法的教学朱教授给我们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建议。朱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书法盛宴。

第二讲是潍坊教研员王瑞荣老师给我们带来《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区域实施》实践观摩课。王老师从政策文件,保障实施;课堂教学,教材落实;学科融合,有力补充;多种活动,有效促进四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地介绍了潍坊市坊子区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优秀做法,从传统文化与阅读融合,传统文化与书法融合、传统文化与音体美融合,再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吟诵、诗词飞花令、读书节,多形式、多渠道,善于动脑、善于创新,给所有老师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为老师们的实际工作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下午第一讲是李兆祥教授《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李兆祥教授介绍了曲阜之得名由来及其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曲阜这片热土养育了伟大的哲学家孔子。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思想,并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人本精神、礼治精神和天人合一精神五个方面阐述并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李教授引经据典,引用大量的名言警句,运用古今多位名人佳话,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学员深刻认识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人本精神、礼治精神、天人合一精神等的深刻内涵。讲座还为学员列举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书目,为学员进一步学习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提供了精神食粮。

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作为结束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第二讲是由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积春教授解读:孔子与《论语》为了解决孔子的“和”思想难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是,以成教授为首的实验教学团队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出“回到孔子时代、回归孔子故里、回溯孔子生活”的历史情境,实现了“时空穿越”,有效提升了思想文化史的教学效果。实验创制出涵盖孔子“和”思想主要内容的场景,以“具象化”“可视化”的方式表现了孔子“和”思想的抽象内容。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实现学以致用,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从而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实现传承与发展。

一天的学习结束了,回味细思:每位老师都从理论上精准阐释,循循善诱,亲和幽默;都不断地强调要立德树人,倡导学员们要勇于承担起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传承的使命和责任,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在今后的教路上,我们还需研行相宜,传承好古人的智慧宝藏,树立好文化自信和凝聚力,让中国传统文化散发出它应有的历久弥新的魅力!

 

                          (2508班学员  张洪英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