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改革培训启智赋能,西宁高中教育迈向新程--生物第2期简报
作者:生物组 时间:2025-06-21 点击数: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浪潮持续奔涌的当下,西宁市“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实践指导及问题诊断分析培训已进入第二天。昨日,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前沿理念的分享,为参训教师们带来诸多启发。今日,我们迎来了王运贵老师和王文东老师,他们将继续为老师们传经送宝,引领大家在“三新”改革的道路上深入探索,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推动西宁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迈向新高度。

上午,王运贵老师作《高考命题改革与备考策略》讲座。高考题命制重情景创设,将学科知识用于生产生活、环保,素材源于且高于教材、贴近生活,考查知识、能力、素养,强化价值引领,聚焦核心素养,重视信息获取等能力。学生备考存在不看课本、专攻难题等误区。正确策略为回归教材,梳理概念建知识网,提升思维转换能力,养成好做题习惯;分析图表;重视实验,规范表达,加强长句训练;关注热点、科技及课标,结合学情考情;发挥集体力量,落实教学常规。

下午,王文东老师展示《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公开课。以复习被动运输切入,借助图文、视频等引导学生探究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方式,总结主动运输特点并构建概念,分析钾离子浸出细胞方式及能量来源,结合体检单讲主动运输意义;讲解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知识,分析低密度脂蛋白入细胞过程,总结胞吞胞吐特点意义,构建物质进出细胞概念图,布置查阅疾病资料任务,通过学案自评。

祁淑娴老师呈现《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公开课。以征集公众号文章导入,明确学习目标,用问题串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图片观察核酸,分析基本单位,结合化学知识讲5碳糖结构,让学生分类、构建模型并命名核苷酸,探究其构成长链方式;归纳DNA和RNA结构区别,借学生模型分析核酸特点,用案例总结核酸功能,依据材料构建公众号内容,从单元角度认识生物大分子,设计分层作业,小组展示总结课堂。

王文东老师对《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课例诊断分析。该课例以公众号创情境引目标,逻辑主线清,含情境、任务、知识线。采用资料分析等多样教法与学法,促学生主动学习,重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评价方式有公众号生成、模型制作等,设计书面、实践等分层作业,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王老师还聚焦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叶澜教授称好课“五实”,含扎实、充实;崔允漷教授认为好课要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教学核心是找到学生及疑问解决路径,主张学生主体、学情主导、多方助学、异轨达标;课堂应具适学性、公平性、生态性。介绍任务驱动式、情境化教学及探究式课堂教学范式。教学指导强调学生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尊重学生、开发资源、创新教学;身边专家建议把握逻辑主线,简化抽象问题,关注情境等。此次培训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教育质量提高助力。
为期两天的西宁市“三新”改革高中教育教学培训即将落下帷幕,老师们收获满满。展望未来,相信老师们会将此次培训所学融入日常教学,在“三新”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以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更丰富的教学方法,打造适学、公平、生态的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为西宁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推动当地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