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洙泗文脉润初心,杏坛研学启新程——山东省乡村小学骨干校长培训 第2期简报

作者:王颖 时间:2025-10-22 点击数:

洙泗河畔,文脉绵延千年;杏坛之下,教育薪火相传。当乡村教育的使命与孔孟之乡的智慧相遇,我们怀揣对基础教育的赤诚与担当,齐聚曲阜师范大学,参加山东省乡村小学骨干校长培训。此次培训,既是一场探寻乡村小学治理之道的研学之旅,更是一次以思想碰撞点亮乡村教育未来的同心之约。


培训第二天,我们迎来了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校长李成泉带来的讲座《做学校发展的领航人》。作为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山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他深耕教育领域多年,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经验。

聆听李成泉老师的报告,宛如经历一场教育思想的洗礼,他深耕教育领域三十余载的坚守与创新,让我们对教育的本质与实践路径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李老师将孔子教育智慧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的理念,令人震撼。他提炼的“仁者爱人 ”的教育情怀、“ 因材施 ”的教学原则,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转化为了可落地的“六大系统五十四个模块 ”“优质班级建设九大行动 等实践方案,更构建了“真挚的家国情怀、厚重的国学根基、广阔的国际视野 ”三维一体的君子教育模式,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新生。这种“从经典中汲取养分,在实践中创新应用 ”的教育思路,打破了我们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对立的固有认知,明白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当代教育的宝贵源泉。

在课程建设与德育实践方面,李老师的分享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他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以及“用道德滋养法律,用法律支撑道德 ”的课程理念,更让我们意识到,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帮助他们扣好人生“ 第一粒扣子 ”。

李老师带来的思想启迪与实践经验, 已化作我们前行路上的宝贵行囊。从洙泗文脉中汲取的教育智慧,从名师分享中收获的治校良方,终将成为我们回归乡村教育岗位后,推动学校提质、赋能学生成长的坚实力量。

下午,在袁梅老师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了坐落于曲阜师范大学的中国教师博物馆。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历代教育先贤隔空对话。从孔子“有教无类 ”的伟大理想,到近代师范教育的兴起,再到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深刻理解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的崇高内涵。

踏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展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墨香,仿佛能瞬间将人拉回到那个书声琅琅的时代。博物馆以“ 民族文化记忆、教育历史遗产、教师精神家园 ”为建设定位,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展览,生动展现了中国教师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在《教师的历史》展厅中,我们仿佛穿越回了那遥远的古代,见证了教师职业的诞生与演变。从氏族公社末期的萌芽,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无数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孔子、孟子、荀子……这些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们, 以他们卓越的教育思想和坚定的教育使命,为后世树立了不朽的典范。漫步在展厅中,我们仔细端详着每一件展品,每一件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记忆。那些泛黄的古籍、珍贵的手稿、古老的教具,无不诉说着教师们为了教育事业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我们深刻感受到,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他们用自 己的青春和热血,点亮了无数学生的心灵之灯,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之路。袁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对“ 师道 ”二字有了更具象的理解: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品格的塑造,是精神的传承。她强调,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教师应以人格感染人格,以灵魂唤醒灵魂。


《教师的典范》展厅更是让我们深受震撼。这里展示了从古至今众多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有张桂梅、黄大年、于漪,等等。他们有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有的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有的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职业的崇高与伟大。站在这些展品前,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与责任。我们深知,自己虽然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但也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许多前来参观的师生和游客。他们或驻足凝视或低声交谈或拍照留念……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这份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之中。我们感受到了大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尊重,也看到了中国教师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远影响。

此次参观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崇高与伟大以及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深知,自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教育事业、关心教师群体,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培训课堂上,老师们始终保持着高度专注的学习状态。无论是李成泉校长分享教育理念时,还是解读实践案例的关键环节,大家都挺直腰背、凝神倾听,手中的笔从未停歇。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核心观点与创新思路,有的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有的在空白处写下即时感悟与实践设想,甚至连课件里的关键图表、特色课程设计框架,都细致地手绘或摘抄下来,字里行间满是对知识的渴求与对教育工作的严谨态度。

第二天的培训圆满结束,从洙泗河畔感悟文脉传承,到李成泉校长的实践分享启迪思路,从中国教师博物馆感悟“师者仁心 ”和“立德树人 ”的使命重量,再到老师们笔尖下密密麻麻的学习沉淀,每一份收获都饱含对乡村教育的赤诚。

未来,我们将带着培训中汲取的教育理念、治校方法与同行智慧, 回到各自的学校岗位,把所学所悟转化为推动乡村小学提质发展的实际行动, 以更坚定的步伐守护乡村孩子的成长梦想,让教育的薪火在基层沃土上持续燃烧、愈发炽热。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