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研思赋能促提质 笃行致远育新苗——山东省乡村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第五期简报

作者:2025年山东省乡村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工程班五组学员 时间:2025-10-27 点击数:

  编辑:王友楠| 责编:孙金杰| 终审:沈秀清

金秋曲阜,文脉浸润;研途深耕,智慧涌动。2025年10月24日,山东省乡村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第五组学员聚焦“教研方法与实践”核心议题,在曲阜师范大学齐军教授的专业引领下,解码高质量教研的底层逻辑与落地路径,在案例剖析、思维碰撞与实践研讨中,为乡村小学教研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一、专家领航,解码教研实践核心

当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齐军教授以《教研方法与实践》为题开展专题授课,从“榜样示范、思维转变、案例解析、实践要求”四大维度,为学员们搭建起系统的教研认知框架。授课中,齐教授以李吉林情境教育为典型案例,深度解读名师教研的核心路径——从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通过沉淀、抽象概括上升为理论思维,终成“真、美、情、思”的原创性教育体系,其350篇论文、28本专著及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的丰硕成果,让学员深刻体会到“教研源于实践、成于坚持”的真谛。


针对乡村小学教研痛点,齐教授提出关键思维转变路径:打破“习以为常即合理”的固化思维,树立“于合理处找问题”的批判思维;摒弃“解决事务即目标”的事务思维,建立“系统研究解根源”的学术思维。结合语文作文提升、《称赞》文本细读、美国翻转课堂三个典型案例,齐教授具象化展示了“从问题提炼主题、以研究破解难题”的实操方法,印证了“教研与教学成绩同频共振”的深刻道理。

二、研思碰撞,共探乡村教研

小组研讨环节,学员们带着授课启发,结合本校教研实际展开热烈交流。研讨现场气氛浓厚,学员们围绕“乡村小学如何提炼教研主题”“校本教研如何避免形式化”“薄弱学校如何发挥教研共同体作用”等议题各抒己见,纷纷分享本校在教研中的困惑与尝试。

有的校长提出“本校教研组分散办公,集体备课流于形式”的难题,引发共鸣;有的校长分享“以微课题为抓手,聚焦学生倾听能力提升”的实践经验,得到现场认可。大家对照齐教授提出的“从教学问题、新课标、学校规划中提炼主题”的方法,结合乡村学情校情,初步梳理出“作业设计优化”“乡土文化课程研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等贴合实际的教研方向,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迸发。

三、笃学沉淀,锚定教研提质方向

一整天的研修学习中,五组学员始终保持高度专注的学习状态。课堂上,大家挺直腰背凝神倾听,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核心观点、案例框架与实践设想,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手绘教研流程图表;研讨中,大家认真倾听同伴发言,及时记录可借鉴的经验做法,结合本校实际标注改进思路,字里行间满是对知识的渴求与对乡村教育的责任担当。

学员们纷纷表示,齐教授的授课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引,又有扎根实践的操作路径,破解了乡村小学“教研难开展、成果难转化”的困惑。大家明确了未来行动方向:一是立足本校真实问题,提炼精准教研主题;二是健全教研共同体机制,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三是注重经验总结转化,从“经验层面”上升到“可推广模式”,让教研真正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的核心动力。

此次研修让五组学员深刻认识到,教研并非抽象复杂的理论,而是解决乡村教育实际问题的“金钥匙”。未来,大家将带着所学所悟回归岗位,以教研为笔、以实践为纸,书写乡村小学提质增效的新篇章,让教育的活力在基层沃土持续绽放。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