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培训学习体会

作者:曲祥艳 时间:2020-12-01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有幸跟随曲阜师范大学的老师们听课,听到他们高屋建瓴的讲解,字字铿锵,激昂着家国情怀。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部《论语》治天下 ,几天的学习,让我感到学《论语》,就是学做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每天他都像鸟一样进行不间断的练习。我想到了中国历史上祖逖的闻鸡起舞,精忠报国的岳飞。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他感叹时光的容易流逝,能够每天在太阳升起之前不间断的练习,巩固所学的东西。生命就是这样觉醒起来。
在春秋时期有教有类的状态下,孔子他提出有教无类的教学观点,对于好多学生来说,学习就是一种宝贵的机会,那么他们能够每天都能够学,而且能够不间断的去练习,这当然要乐。而且还把握住了自己当下的时间。还乐什么呢?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他对自己的要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他觉得这三点,他一样没有做到,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之高。所以他能够每天践行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温故而知新。谦卑地学习。《两小儿辩日》里面的小孩子,也可以为师。他自己也说有鄙夫问于我,我空空如也,叩其两端而竭焉。他就是这样的谦虚,会像赤子一样,如同海绵一般,孜孜不倦,快乐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停地学习,随时随地,每时每刻,大量的吸收。我觉得这也是常怀赤子之心,能够非常纯粹,心灵能够非常的纯净。
 
孔子还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他还担心自己闻义之后不能够迁移运用,通过每天学而时习之,致使熟能生巧。难道真的不能迁移运用吗?真的不能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吗?只是谦卑所致啊!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斯文在兹,看着曲师老师寄来的背包,这字字背后是一种何等的担当与责任啊!我们中国将仁爱扩展到全世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真实亲诚,一带一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我们身为老师,更要努力成长,提升自我,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育中,浸润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