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

作者: 时间:2022-03-05 点击数: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我们满怀着期待,开启了由省教育厅主办的为期一周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的培训活动。感谢省教育厅和母校曲阜师范大学的精心组织,能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充分享受优质学习资源,聆听学界大咖的精彩分享。在短短的几天内,让我们感受到思想流动的碰撞、教育生命的张力。专家们的敬业精神令我感动他们专业的水平令我折服。

第一天,聆听了济南市教科院边海长老师和首都师大叶小兵教授两场报告。两位专家的报告,围绕考、学、教三个方面展开,既相互关联、相互贯通又各有侧重,比如边海长老师对高考真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叶小兵教授给予当前的统编教材高屋建瓴的解读。正如德州一中王志全老师的 “转换角色,别样精彩”的感慨,我也进一步认识到改变教学理念、转换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天的讲座的是多年深耕在教学一线的济宁一中李成顺老师和江苏镇江的束鹏芳老师。李成顺老师结合新高考实施的大背景,对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了诸多微观层面的解读,为我们的教学和复习备考都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束鹏芳老师则对教材内容 “统一性”和教学中的“差异性”进行了辩证分析,为怎样用教材打开了新思路。两位老师因为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对高考要求研究透彻,讲解真正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受益匪浅。

第三天的讲座是邹平一中刘庆亮老师和山东师范大学附中的孟伟老师。两位老师就“如何将新课程、新高考的理念落地课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精辟的分析。无论是刘庆亮老师高考评价体系“四翼”、课堂教学的“四落实”还是孟伟老师重点强调的备课教学中的“四有”都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他们还都将高考要求巧妙地融合进日常教学之中,令人豁然开朗。他们分享的这些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效度鲜活的教学案例很具有实操性,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无论是站在新课程改革顶层设计的理念高度,还是从教学理念落地的实践谈起,专家名师们都围绕着“学科素养”这一主题展开。我们身处这样一个学科素养时代,在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滨州教科院曹大梅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大概念与历史教学”,使我们认识到对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解读,使学生有效地建立基于大概念的逻辑体系,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全面发展的促进以及整合性教学都能提供新的方略和途径。基于大概念的教学思路,必须要进行教材的整合。对教材的整合也是本次培训的重要内容,曹大梅老师也作了精彩的分析。前三天的讲座主要围绕着学习--教学--考试展开。如果将学习--教学--考试作为一条教育主线的话,那么命题就是贯穿着这条主线的链条。滨州教科院宋玉柱老师就科学命题的理论与实践与我们进行了深度解析,让我们领悟到好的命题对于统领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提升命题能力是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促进专业成长的必备之技。

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是传道受业的引领者,必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教师的素质也必将成为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宋立林教授就“为师之道与为师之德”联系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进行精辟解读,激发了作为教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北京师范大学王本陆教授主要从课程的角度,对课程育人面临的挑战、学校课程功能的探讨、课程育人功能的优化提升等方面,对课程--教师--学生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加深了对课程建设的认识。

时光正好,微风不燥。培训不知不觉中已进入到尾声,北京教育学院赵建建教授站在理论的高度向我们阐释如何推动核心素养进阶,如何做到教学评一体化。赵教授更是通过两个典型课例,向我们展示了具体的实现路径。北京师范大学石雷博士对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的教学设计才有生命力。

专家们娓娓道来,感觉意犹未尽。回想学习中,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精神的享受,这顿高规格的“文化大餐”让我回味无穷。

感谢省教育厅和母校曲阜师范大学给我们提供如此高质有效的教育资源!这次高密度、高频度的学习,是我们专业成长的补给站,也是是未来发展的导航站,使我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管理方面有了新的认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通过学习,使我对地教学进行积极地理性思考,我会不断努力,把培训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1201班学员  郭继华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