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有幸聆听了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宋玉柱老师的《等级考备考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学科命题能力及其养成》,深受启发,感触颇深!给正处于迷惘中的我指明了出路!
在去年12月份,我们泰安市组织了一次高三教师学科能力大赛(闭卷考试,解题+析题+命题),虽然我带高二,但是也非常积极的报名参加了,主要是想体验一下。虽然也做了一些准备,但真正考起试来,做的也并不理想。第一部分,做高考题,这部分没问题,就是最近三年山东卷和全国卷以及北京市模拟卷的一些经典题目;第二部分,是解析题目,问题也不大;最难的就是第三部分,命题能力的考查,给出了一部分史料,根据史料编写题目并给出分值和答案!在限定的时间内,依据仅有的史料,我很难命出令人满意的题目。结果,正如自己所料,不甚理想,只获得了二等奖。通过这次学科能力大赛,深感自己在命题方面的不足。也苦于没有渠道系统的学习。迷茫之际,宋玉柱老师的讲座,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听了宋老师的讲座,我的思路终于清晰,有了努力的方向。下面,摘取宋老师讲座的几个要点,加深自己的理解!
1.高考备考指导的思路:素养落地,落实——试题;两种思路:逆向(试题-考试-素养-建议)正向(素养-试题);六化;思路:思路就是出路;思路就是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就是构建体系;顶层设计,整体布局,系统思考,标准衔接,模式落地。
2.备考指导两大任务(素养主线)素养建构(知识,能力,素养,价值观)素养检测(命题,训练,考试,讲评);备考就是不断解题(模拟题),准备解题(高考题)。
3.命题能力内涵体系:一核五层四翼。
4.命题知识的质性要求:尽可能全面专业,熟知;突出重点,要特别重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学习研究。熟知命题设计或编制过程知识;对应历年高考题典型题目,试卷加深理解应用;
5.积极行动:规划,计划,量化,细化:一周2道选择题(原创),2周或一个月一道(非选择题)(不同时期,角度,形式,类型);一个月组一套试卷(改编);1个学期一套原创题。
6.积累资源:资源类型(试题,文章,素材):考试典型题目,试卷,正反;套题,单题,高考题,统考题;命题原始素材:专著,论文,素材;评论评价文章;分门别类;充分利用网络,网站,高考资源网,知网,学科组卷网,杂志等。
7.教研协同:在校本研究中提升,真心研究,真实研究,真正研究(模拟)转移教研重心,命题主题,专题研究,学习,命题,研题。等等。
正如宋老师所说,命题能力是教师的必备能力,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深以为然,也倍感压力!道阻且长,行而不辍!(1201班学员 蔺全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