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三复习课案例

作者: 时间:2022-03-06 点击数:


 

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如何认识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诸方面的表现?

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作为高三复习课,进行知识复习和能力提高围绕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培养学科素养等都属于五大核心素养的表现。结合高三复习实际,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围绕考点的大单元、大概念、重点内容设计复习教学。

2.能够清晰描述历史变化的线索和内在联系,即能复述来龙去脉。

3.问题引领,方法指导,突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4.重在提升学生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5.平时的“教材(学)情境”应改变为“考试情境”。

以《新航路开辟复习》为例(教学时间 :一课时)说明:(1)清晰历史时空线索,横向指向该时期历史发展线索及阶段性特征,纵向反映该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是培养学生历史认识及历史思维能力的好素材。(2)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能够清晰描述历史变化的线索和内在联系。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一、定位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时空

时空坐标轴让学生带着问题看:

问题:提取上述时空坐标中的历史信息,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简要说明。(让学生知道整个历史的发展脉络,符合大概念大单元的要求,也符合高考题的要求,也能够调动学生的锻炼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小组讨论和交流后, 给学生的参考示例如下:

论题1: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论题2: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论题3: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论题4: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

论题5: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论题6:牛顿经典力学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论题7:14世纪后,西方近代化的趋势加强;

论题8: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论题9:14-18世纪,近代西方社会的转型;

让学生明白,1500年前后西方社会和人类世界经历深刻的变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宗教、民族观念、东西方关系等诸多方面。

这部分用清晰历史时空线索,横向指向该时期历史发展线索及阶段性特征,纵向反映该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

  二、回顾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史实(基于大概念、大单元下的重点概念、基本史实的教学,能够清晰描述历史变化的线索和内在联系,即能复述来龙去脉。)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条件,重在教授学生思路方法:方法思路:分析背景、原因类题目首先找题目涉及的角度。一般来说最常用的角度是历史或社会的角度:如经济、政治、思想、科技等;空间的角度:中国、外国、世界;主客观角度: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或者根本原因、导火线、催化剂等等。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举一反三。

  三、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多元影响(重点)

这部分设计一个问题探究,模仿高考题,把平时的“教材(学)情境”应改变为“考试情境”。

四、探讨新航路开辟的当代价值。

展示材料:设计问题情境

材料一:16—18世纪中期的海洋争霸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凭借其海上力量先后竞争成为世界性大国。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16世纪未至17世纪初,荷兰与英国经过数十次海上作战,英国进一步崛起。17世纪后期,西班牙、荷兰衰落,法国成为对英国海上霸权构成威胁的国家。经过四次英法战争,1763年英法缔结《巴黎和约》,标志着英国争夺海权的胜利,奠定不列颠帝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地位。

         ——张啸天《世界海洋海军海权5000年钩沉》

材料二:1510年葡萄牙以军事实力为支撑推行贸易垄断,在马六甲设立据点,中国海商被迫退出苏门答腊北部的贸易。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依次夺取贸昜霸权,进入并控制东方海外贸易航线后,中国在缺乏国家军事实力庇护和开放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日益处于被动地位,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尹向明、魏磊《海商兴衰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启示》

材料三:所有大国的兴衰,其决定因素,都在于是否拥有强大的海权,能否控制海洋。         ——(美)A.T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

问题1: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内容,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12分)

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提示:

示例一:能否控制海洋是大国兴衰的决定因素。

示例二:18世纪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示例三:向海而兴,背海而衰。

问题2:你是否同意材料三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12分)

示例:材料中说海权是大国兴衰的决定因素,有一定的道理(3分)。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自新航路开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殖民掠夺,一方面拓展了世界市场,另一方面,殖民扩张掠夺是建立在暴力血腥的基础上的,如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多次与其他国家发生殖民战争,其霸权的建立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但是21世纪的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已然成为一种国际呼声。我们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倡导和平交往,互利互惠,如中国提倡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进海洋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然超越了传统海权思维,引领世界走向合作共赢的全球化新时代。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超越传统的陆权海权思维,引领世界走向合作共贏的全球化时代。

因此我的观点是和平用海,互利互惠。(结论2分)(表述成文1分)

结尾:本着高三复习巩固知识的基本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的适应性,案例设计多采用了学生熟悉的“知识情境”为设计起点。当学生顺应了这种学习方式后,可采取新情境内容设计等策略,以期实现巩固提升能力,培养学科素养的目的。1201班学员  刘娟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