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传统之道 学无止境

作者: 时间:2022-03-17 点击数:


料峭春风拂面寒,云端学习暖心田。3月16日,注定又是忙碌且收获的一天。

为人之道需要用一生来探索,为师之道亦然,一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密不可分,而为人之道与为师之德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传统,到传统文化中去探寻答案。

宋立林教授提到,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而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我们中华文化精神的根脉是先秦诸子,主干是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分别对应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种思想下都包含着自己所独有的个性特色,儒家如春天般温暖,充满希望,积极入世;墨家如夏天般炽热奔放;道家如秋天般清冷平淡;法家如冬天般冷酷冰冷。分别对应着我国古语中常说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以季节对应思想流派,新颖独特,耳目一新。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一点在《大学》开篇中就有说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为师之德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宋老师讲到的,做到志道、贵仁、尚谦、知命,争做四有好老师。同时,我们应该提升自己的人生品味,丰富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提升审美能力,让自己总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才能吸引学生,让自己的言行感染到每一个学生。

 

除了对理论的理解以及对教学上的感悟外,还跟随蒋老师深入学习了古诗词诵读技巧作为一线教师,对文章的诵读其实对孩子们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蒋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讲解让我们回到文章诵读的根本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声诵读,付出的时间成本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回报,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文章,更是别有一番韵味,能够加深我们对文章意义的领会。

 

为师不易,贵在我们可以在学习中探索前行,在实践中成长。传统之道,学无止境。引用宋老师的赠语:人生第一等事是读书学圣贤!

 

 

2503班学员  陈红香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