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1日,我们开启了我们的培训之旅。
第一堂课是徐勇教授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解读》。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传统文化教育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提升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综合素养为宗旨、以增强中小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文化自信和自尊的同时,还要有一种文化理解和宽容。既然文化本质上表现的是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是一个民族和另外一个民族不一样的东西,那么,所有的文化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和存在的理由。只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多元化表达,才能实现我们民盟老主席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张国钟老师的实践观摩课《小学阶段传统文化课的基本要求与教师素养》,教导我们要传承古圣先贤品德智慧,重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这是我们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生动阐释了弘扬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以及传统文化教材以何种策略进行教学更有效,这些内容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亲切而实用的,我从中获益良多。
傅永聚教授的专题理论课《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从“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三个方面一步步带我们领略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核心内容: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贵、革故鼎新。
成积春教授的在线体验课《孔子与〈论语〉》,更是让我们眼前一亮,课程采取虚拟仿真技术,创制出涵盖孔子“和”思想主要内容的十二个场景,在剧情演绎模块中,以“具象化”“可视化”的方式表现了孔子“和”思想的抽象内容,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领悟深刻哲理,深化对“和”思想的认知。
线上培训第一天,我们心怀崇敬,边听边记,边记边思,用自己的努力学习,加深自己的理解,从而更好的从事我们的教育事业。
(2505班学员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