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云聚“春暖花开” 学思共促提升

作者: 时间:2022-03-24 点击数:


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阳春三月的遇见,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在云端从遇见开始……

张国钟老师的实践观摩课“小学阶段传统文化课的基本要求与教师素养”打开了自己学习传统文化的大门。

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徐勇教授关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探问”——《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解读,使自己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地认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神圣责任,课程是实现教育的主要途径,制定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厘清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属性,明确目标,规范内容,指导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作为这一文化重要载体的历史文献,都有着程度不同的道德说教。阅读这样的典籍,体味其中的道理意蕴,就会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古人提倡学、思、行的结合,注重知行合一,强调读书要引归身受,学习要见诸行事,这就势必会使书中的义理浸润自身,从而熏陶气质,变化性情,提高涵养。

宋立林教授的专题理论课《成人之道与为师之德》让自己对民族文化和为人师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对教育工者的要求希望:做好老师,是每一个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好老师没有统一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至今都难以忘记初为人师的兴奋、憧憬、新鲜与美好。忘不了自己教育手册上一直都有的“热爱教育工作”的誓言。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要求唤醒了自己教育工作的初心:教书育人。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以饱满地的热情迎接每一项新的挑战。若教,定要全力以赴。

古人说:日行一善。我想具体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那就是不忘初心,保持热心和爱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继续前进。努力把简单的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实,用感恩的心做事,用报恩的心做人。

培训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培训教师和专家学者们对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及教育教学的执着。让我深刻认识到学习充电的重要性,书是最好的益友,社会再进步,阅读永远是第一要素,读书学习是我们改变教育理念最好的方式和途径。欲求教好书,必先做读书人,把读书当成自己每天的“第四顿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之路漫长,我将带着自己的学习与思考继续前行,趁春光正浓,踏实走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之路。

 

2506班学员 陈伟)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