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学习 传承

作者: 时间:2022-03-26 点击数: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小学传统文化老师,出生在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山东,曲阜“崇文重礼”的文化氛围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心向往之。这次通过线上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熏陶,通过聆听各位专家深入系统的讲解,通过和同志们深入细致的探讨交流,对我启发很多收获很大。

一、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的理解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也是我们的民族的“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通过学习,更加觉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有了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领会其基本内涵、核心要义,对于新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进一步感受到了文化创新的紧迫

在近期的学习中,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古人创造出来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我们今天的人应该创造些什么。如果仅仅限于陶醉和自豪之中,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可能成为我们甩不掉的包袱,照搬前人的一切我们也终会被飞速发展的现代文化所遗弃。袁梅老师在《“声”动经典,美读中华》中也提到如何帮助孩子爱上诵读,要尊重音韵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古人。

三、与孔子学习怎样做一个好老师

1.成人:从成为人到成就人,这也再次说明了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由于传统教育注重德行教育,缺乏知识性,现代教育重视知识教育,忽视人格教育,这也对我们当代教师的知识储备、人格修养要求更高。

2.为师之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当代老师要做到“四有”好老师:志于道、据于得、依于仁、游于艺。

3.学习孔子博大精深的智慧:①好学--成就自我的前提,②志道--理想的灯塔,③贵仁--人无德不立,④尚谦--谦虚使人进步,⑤知名--坚定人生信念,⑥游艺--品味艺术提升人生品味。

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对于每一位国人一生的发展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进入中小学校园,对于教育孩子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迈上人生第一步坦途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当代教师要让传统文化濡染中国人的生命底色,得以安身立命!

 

 

2505班学员  徐梦奇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