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弘扬儒家思想 培植文化自信

作者: 时间:2022-03-30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传统文化教师,只有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为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2022年3月27日晚,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班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举行了开班仪式。仪式由孙金杰主持。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兆祥在开班仪式上发表讲话。他简单介绍了曲阜师范大学的建校历史、取得的成绩、学科建设、在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特殊优势及承担的时代使命等,并对学员提出殷切的希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沈秀清给学员们简单介绍了本中心的成立过程、承担的任务等情况;还讲解了本次培训的管理办法、请假制度、考核办法等。副主任、教师代表宋立林就专家团队的实力做了简单讲解,并代表专家团队发言。最后,副主任孙金杰老师就本次培训做出几点要求,特别强调考勤制度,确保各位学员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2022328日,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正式开始,我有幸能和来自山东各地的骨干教师们相聚云端,一起领略专家们的博学多才,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其中,傅永聚教授的专题理论课《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让我印象深刻。傅老师从“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三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三个方面,尤以“文化、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环节让我受益匪浅。

傅老师说:“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质内涵,既然是内涵,就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全部传统文化划等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老师还从人性、理性、超越性等三个方面来介绍了中华文化的特质,让我明白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是中华历史上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的思想源泉。最后,傅老师从“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革故鼎新”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核心内容。

颜炳罡教授做了题为“四书之道与立德树人”的报告。颜先生介绍了“四书”的形成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并结合朱熹和梁启超等先贤的相关论述,揭示“四书”的内容、特色,指示同学们研读“四书”的次第与途辙,告诫同学们要沉浸“四书”与儒家之道,身体力行,立志做君子圣贤。

中国文化的根在哪里或者说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哪里?追本溯源“五经”就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先秦诸子的源头,同样也是“四书”的源头。“四书”的出现和成立,最大的意义是确立儒家正宗和嫡传,也就是确立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孔孟之道。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八家齐头并进,谁代表了正宗的儒学?谁代表了孔子的义理方向和价值观念?“四书”确立了孔子的义理方向及其思想的本质。

读书,且从易晓易解处去读。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循序渐进,有序读书,方能有所收获。在朱熹看来,“四书”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四书”的道理就是我们人生的常情常理,非常清楚明白。

从书中走来,又向书中走去。从经典文化当中,看出四书与立德树人的关系,明德修身,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古人云:“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言行一致,才能让学生信服。

人的道德必然与他的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教育就要让孩子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做事。万事德为先,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会在学习和工作中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可。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者,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

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为我们讲课的每一位教授都是那么的睿智,那么的博学,所授知识那么深邃,却能深入浅出,让我受益良多。

总之,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一项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做老师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国家的文化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感谢教局领导为我搭建了这样的一个学习平台,感谢教授们的专业指导,让我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2507班学员  宋金霞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