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定文化自信,办中国式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了让传统文化精髓重新焕发时代光彩,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文人志士都在探索现代社会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张国钟老师在《小学阶段传统文化课的基本要求与教师素养》中,让我知道了传统文化是中国先人们一代一代生活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不论我们身在何方,它都已深深融入我们的骨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它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教人求真向善,叫人内心平静,人只有内心平静,才会心情愉悦,才会充实快乐。张老师还细致入微地给我们讲解了“阅读五环节:字-词-句-段-篇”,告诉我们要细读一本书,打造精神底色,创造一个完整的世界和知识体系,不可以支离破碎。教师要有一技之长,只有自身硬,才能更好地去影响他人。
赵松涛老师的《从“子曰”到<子曰>》将传统曲艺和传统文化完美结合,他用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方式转化并且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转化既要“激活昨天的,用到今天的”又要“用好今天的,传到明天”,更要不亵渎圣贤,不曲解经典。而这一切的努力和成就皆来自于他的文化自信。
不知不觉间,六天的培训已经接近了尾声,感谢各位授课老师的精彩讲解,老师们春风化雨般的谆谆教导让我们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收获满满,感慨颇多。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智慧,给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光辉灿烂的思想。
只有将传统文化引入学校和课堂,让学生耳濡目染,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传统文化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会更好地传承下去!
2509班学员 付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