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思政入课,“匠心”指导 ——乡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作者: 时间:2023-03-06 点击数:

今天是乡村教师(公费师范生)专题培训第二天,孙宝华老师和张伟老师分别从“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实施原则与策略”和“基于实践指向素养的课堂改造”两方面为我们指明了道路。

孙宝华老师从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上海市综合教育改革方案(2014-2020年)》中提出的“课程思政”概念入手,分别讲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教育”三个概念的不同之处,让我们思政学科之外的教师对“课程思政”有了清晰的认知与理解。

接着孙老师阐明了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实施原则与策略,告诉我们“课程思政”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结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学科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合思政要素,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

下午,聆听了齐鲁师范学院张伟老师的《上好一堂课的“匠心”与“指导”——基于实践指向素养的课堂改造》。张老师从教育学的历史讲起,详细分析了从古代到近代乃至现代的教育观,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

张老师提出,新课改下课程的定位是“课标+教材+学情”,要领会课标,吃透教材,明确课程要求;理清本节教材在全书的地位;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经验;把握渗透学科思想方法的“度”与途径;特别重视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因此要加强对于课程的建设,关注“多维度对话”和“多路径生成”,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方法,迎接新时代教学的挑战。在答疑过程中,张老师还特别强调教姿教态的重要性,从不同方面为我们解答不同学科中出现的疑惑。

面对新课改和新课标的变化与挑战,本次培训给我带来了一生的宝藏、无尽的收获。身为乡村青年教师,我将牢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