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听了王书奇老师的报告,收获很大。王书奇老师讲述了他的从教经历及工作经验,我受益匪浅。
1996年,怀揣梦想的他被分配到了偏远的乡镇学校沟泉中学任教,那时候他就立志要做一名像李振华老师一样关爱学生,受人尊敬的好老师。在2005年学校撤并至河湖中学,2021年他又被调入现在的东高庄小学,无论在哪个岗位,他的梦想始终没有变,“做一名好老师”的初心指引着他任劳任怨,默默耕耘,在危难的时刻能挺直腰杆展现一名人民教师的英雄本色。在农村学校任教的这二十几年,王老师爱生如子,孩子们敬他如父。他常常这样说:这么多年,是我在教育学生,还是学生、家长在教育我,已经让我很难分辨的清......确实如此,王老师和学生之间亦师亦友、如师如父,十几年做班主任,办公桌上为孩子们配备的百宝箱,里面针线、药品、红糖一应俱全;每到节日,他都给孩子们购买礼物,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每到孩子们的生日,他都会送上来自老师温馨的祝福......他的爱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得到了孩子们的尊敬,办公桌上的一个苹果、抽屉里的一捧花生,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暖人心。
做班主任期间,王老师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员家访。2001年的九月,他接手了一个新班级。为了尽快走进学生心里,他利用“国庆”小长假,骑着摩托车,行程几百里,跑遍了全镇十五个村庄,走访了三十二个重点学生家庭。一路走来,家长那溢于言表的感激与兴奋、倾其所有而准备的“丰盛的午餐”、学生偷偷塞到包里的“三个苹果”,还有那久久不愿停留的送行脚步……这一切,让王老师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家访过后,他撰写的长篇教育叙事《请到农村家庭走走》在《班主任之友》上发表,引起了社会良好反响。
我从王老师的报告中受益匪浅,王老师用自己的豁达、独特的人格魅力为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不断学习教学的艺术,真正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