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存冰心,孜孜求业精
作者:薛涵文 时间:2023-03-13 点击数:
——2022年教师培训心得
这次教师培训给我的感受颇深。于我而言是传授技能、滋润心灵、提振精神,是我顺利迈入教师岗位的一次重要的学习。这样的培训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顺利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利于从大的方向上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和宗旨,有利于将爱与责任根植于心田,做一位有能力、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出发点应该起始于“爱”。从与国同念、与国同进的基础出发,在感悟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社会进步中,认同教师的职业,认同教师自身;深入理解并坚定执行国家对于新时代教师依法执教的要求,坚决维护并践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化履行教育教学的职责。我认为在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进程中,“爱”是必不可少的。正如此次培训中,王书奇教师在《用心浇花花更艳——乡村学校班主任和德育工作经验分享》中所讲述的那样,在学生失落沮丧的时候鼓励他,在学生困难的时候帮助他,在学生迷茫的时候指引他。给孩子们安静的目光和长远的期待,做一个温暖的老师,给孩子肯定,让他们充满自信和阳光。这不禁让我想到自己与学生的相处。班里有个男孩子学习很刻苦认真,但由于家庭原因,孩子的心理有些问题,回答问题时如同惊弓之鸟,胆怯紧张导致他的语速飞快,我在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后及时给他肯定和鼓励,并安抚他,让他回答问题时慢慢说,同时及时制止了起哄的学生,慢慢的,这名学生越来越自信、坚定。人生最好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希望我能用自己的一点爱与力量去温暖他,同时赠出的玫瑰也让我手有余香。如今时代在变,孩子们成长的环境在变,他们的内心也在变,作为教师应该学会搭建与学生平等沟通的平台,学会揣摩学生的心理,多一些与他们的交流,了解孩子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用善良唤醒善良,用爱心去铸就心灵。
我国的基础教育已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但一直以来,传统的学校教育过度聚焦学科教学的容量、深度和难度,着力于分数的教与学,却缺少对学科教学本质和教育价值的关注与反思,导致我们的教育重分数轻育人。而今,新课标的实施让核心素养成为一把衡量教育的“新标尺”,从知识教学走向素养教学,让教育能真正地赋能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生命成长奠基。教育的功能是让“ 动物性的人”成为“社会性的人”,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未来的生产与生活。因此,教育的原点和初心就是提升人的素养,教学必须回到原点、回归初心。
我们的孩子未来将面临什么挑战?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核心素养打开了新的视域,让我们再次理性思辨学校教育的定位,重新认识人的发展内涵。学校教育要把每个学生当做真实的人去教育,而非把学生的全部时间耗费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上。因此,面对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有差异的学生时,我们既要做到“有教无类”,包容差异,又要做到“因材施教”,回应个性,更要做到“文以化人”,聚焦素养,为学生精神发育、破土成长提供源动力。正如齐鲁师范学院的张伟教授在《上好一堂课的匠心与技巧——立足核心素养,塑造优秀课堂》中所讲述的那样,作为课堂教学关系的主导者,要重新定位角色功能,突破课堂时空、教材局限,以“素养立意”的教学唤醒学科的活力。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努力做到让每位学生都像历史学家一样去考证材料、评判证据、思辨分析,让孩子们的学习场景能清晰听到素养生根、发芽的声音。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今天获得“面向未来”的发展力量。
以上两点是我在培训中感悟最深的,最后培训老师告诫我们,若今后一直当教师,一定要记住以下几点。1.永远不要低估你眼中的差生。2.别让自己成为新文盲。3.将教师视为你的终身职业。4.坚持阅读。5.在床头准备好笔和本。6.学一点幽默。7.学会原谅自己与别人。8.让学生摸得着你的关注。9.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10.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11.不要高估了自己的作用。12.做快乐的教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学的理论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往往最难的是走出第一步与积极尝试的勇气。祝愿未来的我可以成为一名心中有规则、脑中有智慧、眼界开阔、理念新进、情怀深厚、师德高尚的教师,为达到此,我愿孜孜不倦,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