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教书在“研” 育人在心

作者:宋敏 时间:2023-03-24 点击数:

——山东省乡村义务教育教师培训心得

    今天,山东省乡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能力提升培训进行到了第二天。随着培训的慢慢展开,我们也迎来了本次培训非常重要的一节课,张伟老师的《上好一堂课的“匠心”与“技巧”》。

张伟老师从教师专业成长的理念支撑,教师课堂教学的多元途径,教学实践中的智慧和匠心三个角度展开讲解。在了解了张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孜孜不倦的专业学习态度后,我深刻的认识到课堂远不只是上课,它凝聚了老师的智慧与经验,汇聚了老师对于学生的理解与热爱,体现了老师在课前和课上每个环节的用心与巧思。

要上好一堂课,没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是无法做到的,没有善于反思总结的态度也是无法做到的,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呈现一堂好课给学生。在答疑解惑环节,张老师更是针对我关于教育机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怀着对老师的感谢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一定要在教学中逐渐培养问题意识,善于从“已有”中发现“未知”,不断打磨自己的每一节课,用实际行动体现新时代教师的态度与理念。

下午,孙宝华老师的讲座帮我从专业的角度理清课程思政的问题孙老师开展的《新课改与新课标下的乡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实施原则与策略》课程,结合当下教育的热点问题“思政教育”,为我们解释了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区别和共同之处。课程思政体现了全学科所有人的协同育人理念,是将其作为隐性课程融入到每个学段的每一节课,真正做到有机渗透,而不是泛泛而谈,它意味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是课程建设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坚持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以及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基础上,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主题活动以及社团活动入手,根据学段和学情的不同来进行调整。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开发红色资源作为显性导入,或者利用 “互联网+”开展线上红色学习等,最终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训的时间很是宝贵,虽然只是第二天,但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理念让我感受到时间的紧急、成长的紧迫。培训结束之后,我会把此次培训作为教师生涯中的宝贵财富,时常回忆来督促自己提升自我,早日成为一名“四有”好老师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