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北州教研员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作者:马国成 时间:2023-07-27 点击数:
七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海北州组织的海北州专兼职教研员能力提升的培训。经过这次培训,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是一笔永久的财富。本次培训,承办单位曲阜师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采用"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现场教学+实践体验"等多元培训方式,包括专家讲座、案例学习、现场教学、实地考察、实践演练、经验交流等,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其间穿插团队讨论、参与实践、任务驱动等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紧扣解决问题指向。从主题教育与师德师风,教育法律法规,教研员素养与技能等内容方面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培训。各位主讲老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科研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走上工作岗位才十年的青年教师,一听到别人提及“搞科研”这三个字,总感觉它离自己的职业生涯还很远,总觉得自己业务都尚未娴熟,又哪有搞科研的能力呢?但当我听完齐军老师的讲座后才发现,自己对“教育科研”存在深深的误解,并明白了一个道理:科研,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只有在点点滴滴的教学生活中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反思,注重记录,注重阅读,做个有心人,就会慢慢积累起属于自己的第一手资料,也就为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搞教育科研,要从现在做起!把我对体现教育的爱,执着,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些思考,并把他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定会积累成宝贵的教育财富。听完崔成志老师声情并茂、激情四射的专题讲座,给我留下了很深地印象,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与新课改同行,与时俱进,适应新课程要求,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究、积累、更新,促进自我的发展。
在新世纪新时代的社会里,社会的发展需要新型人才,这激励督促着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总结教学经验。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必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还有很多老师如袁梅老师,王廷志校长,朱述进老师,等等,专家学者精彩的讲座都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应怎样搞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师研究的选题应该直接来自一线教育教学实践,直面现实中的实际问题,选择的研究问题切实来自一线教育教学情景,是亟须解决的;题目的特点应该微小、具体,具有可行性,而不能一味地求大、求全。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任何教育研究方法都可以为一线教师开展研究所用。但具体方法的选择,必须依据研究的内容、研究者的能力来决定。考虑到教师研究的选题一般比较小而具体,所研究的问题一般是班级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或者几个班级场景中的,较为适用于大样本量的问卷、量表等则不大适合,而诸如观察、访谈、实验、测试、反思等方法则更具有信度和效度。反思应该成为教师开展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结合教育教学原理和理论、他人的研究成果、自己的经验积累等,进行深入、全面的反思,开发缄默知识,变缄默知识为显性知识,总结实践性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其作用非常明显。
参加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我也认识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和培训,消除浮躁心情,静下心来教学,潜下心来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