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山东省初中地理省培研修心得

作者:李潇利 时间:2023-11-01 点击数:

文字:李潇利| 编辑:王友楠| 责编:孙金杰| 终审:沈秀清

  109日下午,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曲阜师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承办山东省初高中地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曲阜师大孔子会堂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市中学的152名地理学科骨干教师集体参加开班仪式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兆祥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李兆祥校长在致辞中强调,参训学员要通过理论的探问、思维的碰撞、实践的研习和方法的启迪,切身感悟“教育家精神”,树立和践行“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师德素养,提高教学技能和课堂问题解决能力,成为地理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专家,在我省教育振兴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沈秀清为学员讲解了“理论·观摩·研讨·体验·实践”五位一体的创新培训模式,介绍了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组织实施等三个方面的精心筹备情况。他要求学员们做好“五个结合”,并提出“提高站位、自觉主动,明确任务、学以致用,严肃纪律、确保成效”三条学习建议。

这几天的报告感受颇深,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学习、教学评一致性、情境教学等词语让我对新背景下的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课标强调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设计、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实践、综合学习、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综合素质评价等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新课标下,地理课堂如何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呢?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差异性,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充分融合,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积极开展地理户外实践,使学生深度参与地理学习活动,经历对提升核心素养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因此,基于真实情境的地理教学是促进地理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教学方式。教学基于真实情境设置探究活动,能有效引导学生探究,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在新课标、新高考的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结果本身,而应强调学习的过程。所以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新课程基本理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针对课堂的不同教学内容和环节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学习、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要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而且能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成为创造性人才。地理教学是一个不断推进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其中关键的一环是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设计。教师加强情境教学策略,无论是对优化地理教学模式还是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王民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的教授,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他致力于地理科学领域的研究,为推动我国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探索项目式学习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主张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真实问题,进而提升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从而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区域发展。他提到日照南茶北引问题,从1956年开始,山东省在部分市地试种茶树,探索引种南茶的经验。1959年,日照县(时日照县属临沂地区)大沙洼国营林场和莒县中楼公社苗圃成为第一批茶树试种点,因缺乏种植经验,当年茶苗因冻旱而枯死。反复多次引进冻死,后来最终引进成功,其中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气候。气候变暖热量带从南向北变化4个纬度,1度是111公里,换算成公里是444公里,这个问题突然感觉很明朗。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课程评价内容应该是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应该明确清晰,具体可操作。它应该直接指导教学内容的编写和实施。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教学内容应该贴近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这是之前我的理解。

课程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该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从而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有效评价。评价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特点来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现在又有新的理解,教、学、评都要指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保持一致。通过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学习体验的有效性。

作为骨干教师,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要首先让自己的思想符合当前的时代形势,做到与时俱进核心素养落地势在必行,这也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